
今天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,內容是這樣的:
有天獵人帶著獵狗去打獵,獵人一槍打中了一只兔子的后腿,受傷的兔子開始狂奔逃跑,獵狗在獵人的指示下也飛奔去追趕兔子。
但是追著追著,兔子跑沒影了,獵狗只好悻悻地回到獵人身邊,獵人就開始罵它:真沒用,連個受傷的兔子都追不到!獵狗聽了很不服氣的說:我已經盡力而為了啊。
而那只兔子帶傷跑回洞里,它的兄弟們都圍過來驚訝地問它:獵狗那么兇,帶著傷怎么跑得過它?兔子說:它盡力追趕我,可我卻是在全力以赴啊,他追不上我頂多挨頓罵,可我若不全力以赴就沒命了啊!
盡力而為在字典里是個標準的褒義詞,可在越來越多的人嘴里,它卻更多地是體現了一種惰性和畏難的心理。盡力這個詞很巧妙——用盡所有能壓榨出來的力氣是盡力,用盡所有自己想付出的力氣也是盡力。
但其實人類的潛能遠比想象的要大,行為主義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表明:人的應激反應是有閾值的。什么意思呢?就是人在連續受到相同刺激之下,閾值會升高,導致產生下一刺激所需要的強度隨之升高;反之,人在連續很久未受到刺激的情況下,閾值會降低,導致產生下一刺激所需要的強度大大降低。
通俗地講,就是我們所說的,經常鍛煉的人體力好,而長期不運動的人跑兩步就喘。所以說,盡力的界定是非常不清晰的,而在人們習慣性的認知失調下,往往會暗示自己“我只要如何如何,就足夠了。”長此以往下去閾值會越來越低,而人也會越來越懶,這時所謂的盡力而為,只不過是一個華麗的借口而已。
在現在這個競爭激烈,到處是生存危機的年代,我們應該多問問自己,今天,我是做盡力而為的獵狗,還是做全力以赴的兔子?
——《沒有任何借口》讀后感
美科(青島)休閑用品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:魯ICP備14028598號 網站制作:牛商網(股票代碼:830770)
電話:400-877-1788 傳真:0532-87795032 郵箱:1978758507@qq.com QQ:1978758507
地址: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夏莊街道 魯公網安備 37020302371893號